家长辅助在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中的重要性

一、在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教育过程中家长辅助的重要性

(一)家长既是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道路上的引导者又是辅助者

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康复教育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在语言康复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明确孩子语言发展每个阶段的目标。

作为家长,要储备足够的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专业知识,多多积累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经验,要了解普通儿童语言发展阶段及特质,才能在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的道路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正确的辅助。

以普通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为依据,将普通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与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发展,每一位儿童包括普通儿童和发育迟缓儿童,他们的语言发展都会遵循一个大致统一的发展规律。

0~6 个月是语言的理解时期,当家长在远处叫宝宝名字时,宝宝会转头看过去,同时会注视呼唤者;

6~9 个月的宝宝会模仿“啊啊、嗯嗯”的声音,这时儿童对语言有了模仿的能力;

12 个月的宝宝开始学习语言表达,根据生活经验他们开始表达一些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叠词,如爸爸、妈妈、奶奶等,并且能够正确理解“这是谁?”的问句,儿童能够正确指认爸爸、妈妈;

18 个月以后,儿童能够正确指认命名自己的身体部位名称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

18~24 个月的儿童能够回答简单的问句,如这是谁、这是什么等,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说出具体事件;

24~36 个月的儿童能够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推理问题,能够运用复合句完整表达事件的前因后果;

3 岁以后能够复述简单故事及动画片;

4 岁能够叙述整个事件的经过包括人物角色、情景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在社交过程中能够根据情景表达社交需求和意愿;

4 岁以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越来越完善,开始理解和认识文字,如能够正确地找到自己的名字,认识很多常见字;

5 岁儿童能够独立书写数字及简单汉字,能够根据绘画作品讲述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语言表达已经发展到了能够讲述完整故事的阶段。

与普通儿童的语言发展相比,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要晚于普通儿童 2~3 年。

在语言的理解过程中,家长要给予积极的视觉提示或语言示范,如在教孩子表达名词时要给予视觉提示和正确的辅助即语言示范,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泛化,家长要时刻给予指认和命名的辅助支持。

逐步引导儿童理解和表达生活中常见的名词,并逐渐扩展句子的长度。

如当儿童会表达“鞋”这个词时,家长要引导儿童表达“穿鞋”,当“穿鞋”这个动词已经习得后要引导儿童表达“我要穿鞋”这样的短句子,当儿童能够表达短句时家长要引导儿童表达“妈妈,我要穿鞋”。

引导儿童表达由不同人称代词组成的句子,儿童对词的掌握都是从生活中习得的,所以家长要积极引导儿童表达,鼓励儿童多说,并给予积极的强化同时做好语言示范。

(二)2~3 岁是家长给予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关键期

2 岁以前的儿童早发现、早诊断。2 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普通儿童到了 2 岁以后已经能够运用短句子达到社交的目的,而一般的发育迟缓儿童还没有语言,他们往往只会运用肢体语言或手势来社交。

迟缓的主要症结在于大脑内部的发展障碍,儿童的年龄越小,大脑的可塑性越强,我们通过外部的康复干预训练,通过语言的刺激和环境的支持及图片提示帮助发育迟缓儿童理解语言,从而改变大脑内部的神经链接结构。

在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辅助干预要遵循普通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特点,更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才能更快地促进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康复。

二、在康复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如何辅助

(一)选择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给予辅助支持,并持之以恒,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目前,在众多发育迟缓干预治疗方法中,应用行为分析法是目前经过科学实践研究最有效的康复方。

实验证明,如果孩子从2 岁开始接受训练,每周保持40个小时的辅助干预,经过2年左右的训练,我们的孩子将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融入普通幼儿园生活。

与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会进一步促进语言的完善。在教育康复过程中,家长选择正确的干预方法才能对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孩子在社交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家长要做孩子背后的辅助者,不随意剥夺孩子与其他社交对象的权利,恰当的辅助和支持才是最好的干预。

(二)在康复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

知识 发育迟缓儿童首先是儿童,也会遵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发育迟缓儿童又是特殊儿童,伴随发育迟缓儿童特有的心理特点。

因此,我们要参照普通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并根据发育迟缓儿童的特点不断调整,一步一步让发育迟缓儿童步入正轨,最终回归主流社会。

由此可见,在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中,家长的辅助作用在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来源: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  王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