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天才还是傻子,选择权在于父母

孤独症儿童一直面临着很多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一个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在以前,最先被关注的是那些具有某方面天赋的自闭症儿童,虽然让很多人认识了自闭症,却是一种浪漫化的认知。

近年来,大量的资本涌入了自闭症这一行业,出于种种目的,自闭症的宣传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文章说自闭症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随地大小便、有暴力倾向”。

不只是普通人,很多自闭症孩子家长都对此充满了恐惧。好像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孩子都没有任何能力,不能自理,无法理解规则……

然而,这种情况存在,但显然是夸大了。这一方面会导致已确诊的家长更加绝望;另一方面如果有家长以这些重度孤独症儿童的能力为标杆,从而自己判断孩子肯定不是自闭症,必然漏诊,耽误治疗。

无论是夸大还是浪漫化,都不应该是常态。在真实的测试中,大部分自闭症孩子都能够配合完成智力测试。

在美国8岁的孩子中,几乎有一半的孤独症儿童智商在平均水平及以上(IQ高于85分),而只有1/3的孤独症儿童是智力缺陷,有接近23%的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在边缘水平(71-85)。

我们并不能用孤独症谱系两端极少数的天才和智障来代表整个群体,大部分的孩子都处在中间位置。他们有的语言发育不是很好,但是可以用身体语言进行一些沟通互动;有的孩子能用有限的语言完成日常的基本沟通……

然而,让自闭症孩子接下来的人生路将有两个方向:“天才”和“傻子”,这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父母和社会对其进行教育的结果。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训练后,虽然不能达到“脱帽”(不符合孤独症诊断标准)的水平,但是会在人际沟通和互动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那家长应该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走上“天才”的道路呢?

虽然并不是每个孤独症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大部分孤独症儿童都有相对敏感的互动模式,这些敏感点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画画比较有天分,有的孩子则对音乐有感觉,甚至部分自闭症孩子演讲很富有煽动性……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孩子都处在中间点,努力康复训练,天平就会向天才的一边倾斜,反之则不然。